鸭绿江西水道(绸缎岛上缘)
紧接着,实习队伍来到绸缎岛上缘,考察鸭绿江西水道及入海口。鸭绿江河口(入海口)地貌呈“二级分汊,三口入海”的形势。绸缎岛(属于朝鲜)将鸭绿江河口分为西水道(西汊道)和东水道(东汊道),东水道又被水下沙洲分为中水道和东水道,目前中水道是主要水流通道。鸭绿江口浅滩密布, 沙洲众生,并一直延伸至-10m等深线附近。
图7 鸭绿江入海口水道
在辽东学院理学院院长李富祥老师的讲解下,师生得以了解西水道曾是 “江口宽27km内的唯一深水航道”。但是,在水库修建、河道挖沙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下,鸭绿江河口系统发生了迅速调整。1941 年,水丰水库建成之后,在鸭绿江流域陆续修建了41座水库。由于水库的运作, 对径流“削峰填谷”、对泥沙“截浑泄清”,导致鸭绿江沉积物入海通量逐年减少。于是,河口地貌形态随之发生了快速的改变,河口地区的绸缎岛、薪岛不断生长、并陆。
与此同时,作为鸭绿江口主航道的西水道不断淤浅萎缩、退化为涨潮流的次要通道,难以通航。鸭绿江主航道现为处于绸缎岛、薪岛与朝鲜半岛之间的中水道。为解决航道问题,国家拨款进行了鸭绿江西水道治理工程,进行河道疏通,使西水道能够在一定潮汐条件下通行。
图8 鸭绿江西水道治理后情况
鸭绿江断桥处
最后,全体师生乘车来到鸭绿江断桥处。由辽东学院理学院院长李富祥老师进行讲解。师生考察鸭绿江断桥与大桥。
图9 辽东学院李富祥老师进行讲解